主页 > 海外版imtoken > 新中国60年:从300座矿山到世界第二大矿山

新中国60年:从300座矿山到世界第二大矿山

海外版imtoken 2023-03-20 06:47:31

繁荣昌盛

——新中国六十年中国地矿工业成就述评

从1949年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一个完整的历程。 60年来,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中等工业国。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全面小康。中国经济从穷到穷到今天。中国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曾经的“东亚病夫”,如今却成了真正要苏醒的“东方狮”。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地矿事业的基础支撑。 60年来,中国地质事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随着新中国的进步,一代代地质工作者“以投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辛勤工作为荣,以勘查成就为荣”,使我国从矿产资源背景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之一。一。地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矿产资源管理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地质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地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效显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一、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一座矿山能挖多久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地质勘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建设日益加强,为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国家经济建设。

1949年,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只有两种。有300个地雷。矿产品极为稀缺,产量更是少得可怜。年产原油仅12万吨。

在今天的中国,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产171种,其中探明储量159种,矿床2万余处,铅锌、钨、锡、锑、稀土、菱镁矿、石膏、石墨、重晶石储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开采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二,使我国成为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之一。

中国地矿事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中国矿业的繁荣,为中国经济60年来的大发展和跨越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座矿山能挖多久

目前,我国90%左右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

p>

全国建立大中型矿山企业1万多家,小型矿山企业11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800万人。 300多个城市因采矿而崛起,大庆、攀枝花、平顶山、金昌、白银、嘉峪关等矿业城市成为地质学家的丰碑。

60年来,我国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对集中统一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初步建立矿产资源和采矿有偿使用制度,权益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地质环境建设和保护日益加强

一座矿山能挖多久

中国地矿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服务作用。

1950年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为新中国需要发展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开展成昆铁路、成渝铁路、三峡工程大坝、大亚湾核电站选线选址工程地质论证。

1970年代,配合国家农业水利建设,开展农田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和城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提供大量集中供水水源,解决了北方主要农业产区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和北方主要城市供水问题。 .

改革开放后,在传统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科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推动环境地质学科在多个领域拓展服务对象,成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地质灾害防治已成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三峡库区、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地质灾害评估、调查和防治取得重要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同时,在全国广大农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建立并不断完善地质灾害群测防灾监测体系。目前,全国545个县(市)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网络一座矿山能挖多久,建立了10000多个群测群防监测点,完成了1640多个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查明10万余次地质灾害隐患分布。

一座矿山能挖多久

地质环境管理为国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

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监测,在严重缺水地区发现水源,解决300万人以上饮水困难,被群众誉为“生命工程” "; 70%的中国和20%的南方主要城市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全国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点23847个,监测面积100万平方公里。

城市地质学和农业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建立了三维地质构造模型、集群化、产业化的地质数据信息服务,为城市规划、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土地质量评价等提供了基础地质支撑。并储备资源。

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 29个省(区、市)建立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保证金制度;批准建立28个国家矿山公园;建立了20个全球地质公园和138个国家地质公园,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地质公园的国家。

三、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成果显着

一座矿山能挖多久

60年来,我国地质技术进步不断谱写地质勘查新篇章,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对地质勘查取得突破的重大影响。中国地学理论不断创新,开创地质力学,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建立“新风形成理论”;建立地质构造气候科学、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正是由于这些理论的建立,中国才能够在国家发展的当下,依靠自身力量寻找大油田、大矿山。最需要矿产资源。今天,我们关注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地质理论的突破,重点展示地质勘探从表层到深层,从肉眼识别到物探、地球化学、遥感精细勘探;从一般矿产到金、钨、钼矿产、铂族矿产、锂矿、水合物等取得重大突破;从陆地到海洋,从陆路到空中探测一座矿山能挖多久,再到卫星遥感,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1960年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国地质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的一些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地质人才也在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有200多名地质科技人员。现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部院士196人,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部院士102人。

60年来,地质勘查仪器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1950年代,地质队使用“老三”罗盘、地质锤和放大镜进行野外勘探。近年来,卫星、航空遥感、GPS、远程会诊等现代技术在地质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土资源部记者赵帆供稿)

李志奇